Sunday, September 09, 2007

數位落差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寬頻網路的普及化,電腦已成為多數人日常生活不可獲缺的工具,舉凡溝通、購物、娛樂、學習、商業交易等都與電腦息息相關,也因此資訊的取得與近用演變成生活中的一項基本權利,然而此權利帶來的便利性與益處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均等的機會可以享用,這現象產生的問題,就是資訊吸收與應用不平等的情況下所導致的「數位落差」。尤其在目前知識經濟的社會中,數位落差的問題更是攸關國家的競爭力,所以也受世界各國的重視。早期的數位落差探討的重心,多半著重在城鄉資訊設備的取得、上網人口比例的差異等;換句話說,資訊科技近用的擁有(have)與未擁有(have not)的情況是首先可以瞭解而投資經費改善的,因此,行政院國科會於2002年起在推動的「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的內容中,將縮減數位落差列為施行的重點之一,期望藉由資訊軟、硬體的建設與數位學習推展來縮減國內數位落差的情況。
然而改善數位落差不單只是解決資訊近用的問題,資訊落差的造成因素有更多層面是需要加以探討的,Warschauer(2003)指出數位落差問題的涵蓋範圍還包含內容(content)、教育(education)、素養(literacy)、社群(community)與社會資源(social resources)等,而這些因素相對的較為複雜也不容易克服。

Image from: http://mooreslore.corante.com/archives/2005/04/27/the_new_digital_divide.php